紧急避险与救护野外生存技巧
2023-04-06  

      虽然地震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属于天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也不是不可以防御的。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急救知识,就可以在地震到来时自我救助,自我保护。与地震危害相比,无知是最大的灾难。

在户外怎样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等,特别是要躲开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避开高耸或悬挂的危险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

在家中怎样避震

◆一旦感觉到地震,应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大地震从开始到震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切勿耽误时间。

◆地震发生时不要慌,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在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地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

◆如果所在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差,应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在平房时最好尽快跑到室外的空旷地带。

◆避震位置至关重要。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包括炕沿下、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这些地方是人们可能幸存的相对安全的地点。

◆躲避时应尽量靠近水源处,尽量靠近建筑的外围,这样即使出不来也容易获得营救,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

◆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角落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选择它为最佳避震场所。

◆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身体受限,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

◆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不可躺卧,因为躺卧时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位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

在学校怎样避震

◆在比较安全的教室里,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寻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可以躲避在坚固的课桌下、讲台旁,千万不要拥挤,以免造成踩踏伤亡事件,更不能跳楼。

◆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

◆在室外的操场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同时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回到教室中去。

在野外和海边怎样避震

◆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和陡峭的山坡,以防山崩、泥石流滑坡等。

◆在海边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袭击。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慌乱地拥向出口,避开人流,以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在商场、书店、地铁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远离玻璃橱窗、柜台或其他危险物品。

◆在行驶的汽车内要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雷雨天气的防范技巧

室内防雷击

◆雷雨天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尽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躲开户外雷击

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尖顶,所以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人们在雷电大作时,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安全:

◆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应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后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雨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或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如果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不要在打雷时拨打或接听手机,最好关掉手机电源。因为雷电的干扰,手机的无线频率跳跃性增强,很容易诱发雷击和烧机等事故。

◆打雷时可躲在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金属壳体的船舶内。千万不能将头、手伸出车外。人坐在车内一般不会遭遇雷电袭击,因为汽车是一个封闭的金属体,具有很好的防雷电功能。

雷击前的征兆

当你站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如果感觉到身上的毛发突然立起来,皮肤感到轻微的刺痛,甚至听到轻微的爆裂声,这就是雷电快要击中你的征兆。遇到这种情况,正如前文所讲的你应马上蹲下来,身体前倾,把手放在膝盖上,曲成一个球状,千万不要平躺在地上。不要用手撑地,应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

雷击后的急救

被闪电击中后,强大的电压使人的心脏停止跳动,出现失去知觉和发生假死现象,这时千万不要以为已经没救了。在未完全证实患者已经死亡之前,如果能在4分钟内以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可能会让心脏恢复跳动。不过人们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被闪电击中的人体内还有电,而不敢去触摸他,往往导致抢救时间被拖延。

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闪电击中,那些会发出呻吟的不要紧,先抢救那些已无法发出声息的人。

发生雷电伤人事件后,市民在打"120"求助的同时,对于轻伤者,应立即转移到附近避雨避雷处休息;对于重伤者,要立即就地进行抢救,迅速使伤者仰卧,并不断地做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直至呼吸、心跳恢复正常为止。

火车失事的自救原则

◆趴下来,抓住牢固的物体,以防被抛出车厢。

◆低下头,下巴紧贴胸前,以防头部受伤。

◆如座位不近门窗,应留在原座,保持不动;若接近车门窗,就应尽快离开,火车碰撞时须抓住牢固物体。

◆火车出轨向前行进时,不要尝试跳车,否则身体会以全部冲力撞向路轨,还可能遇到其他危险。

◆经过剧烈颠簸、碰撞后,火车不再动了,说明火车已经停下,这时应迅速活动一下自己的肢体,如有受伤先进行自救。一般说来,紧靠机车的前几节车厢出轨、相撞、翻车的可能性大,而后几节车厢的危险性小得多。车厢连接处是最危险的地方,故不宜停留。

◆火车停下来后,不要贸然在原地停留观察,因为车厢起火爆炸的情况很可能发生。可将装在紧急物体箱内的锤子拿出,打破窗户爬出去或采取各种方式打碎玻璃逃离车厢。

◆如路轨通电流,不要走出火车,除非乘务员告知已经截断了电源。

◆离开火车后,马上通知救援人员。如附近有一组信号灯,灯下通常有电话,可用来通知信号控制室。不然就找电话报警。

火车发生火灾后的逃生方法

◆火车失事后,如果发生火灾,首先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切勿盲目跳车,否则无异于自杀。

◆要迅速冲到车厢两头的连接处,找到链式制动柄,要顺时针用力旋转,使列车停住;或是到车厢两头的车门后侧,用力向下扳动紧急制动阀手柄,使火车迅速停下。

◆如条件允许,要立即关闭车窗,因为列车在运行中的风速特别快。如不关车窗,火借风势会更加严重。

◆发现火灾无法扑灭时,必须顺列车运行方向撤离,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列车在运行中火势是向后部车厢蔓延的。

◆当起火车厢内的火势不大时,被困人员可从车厢的前后门疏散到相邻的车厢。

◆当车厢内浓烟弥漫时,被困人员要采取低姿行走的方式逃离到车厢外或相邻的车厢中。

◆当车厢内火势较大时,应尽量破窗逃生。

◆采用摘挂钩的方法疏散车厢时,应选择在平坦的路段进行。对有可能发生溜车的路段,可用硬物塞垫车轮,防止溜车。

火车发生撞击时人在座位中

如果火车发生倾斜、摇动、侧翻,而且时间允许时,应该这样做:

◆平躺在地上。

◆面朝下,手抱后脖颈。

◆等候事故发生后,再采取相应的逃生措施。

在此时快速反应是防范因金属扭曲变形、箱包飞动、玻璃杯破损飞溅造成伤害的最佳求生办法。你的动作一定要快,必须马上反应。背向火车前进方向的乘客如果太晚接触地面,应该赶紧双手抱颈,抗住撞击力。

火车发生撞击时,人在走道里

◆让自己倒在地上,背部贴地,脚朝火车头的方向。

◆双手抱在脑后。

◆脚顶住任何坚实的东西,膝盖弯曲。

火车发生撞击时,人在卫生间里

如果有时间反应,不要管裤子提起没有,也不要管手干了没有,赶快采取行动:

◆坐在地上,背对着火车头的方向。

◆膝盖弯曲。

◆手放在脑后抱着。

◆尽力支撑住身体。

火车发生撞击时,人在卧铺厢里

◆保持放松的静卧状态:这是撞击救生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

◆当你转身注意他时,他不自然地回避你;

◆当你继续前进时,他跟着前进;

◆你走过马路那边,他跟着过;

◆你再走回马路这边,他仍然跟着。

如果符合以上几条,说明你已经被跟踪了。注意:做以上动作时,要尽量自然,以免引起坏人的警觉。

发现被跟踪后的脱险方法

下面是摆脱跟踪和预防被伤害的一些必要技巧:

◆不能惊慌失措,要镇静。迅速观察环境,看清道路情况--哪儿畅通,哪儿不通;哪儿人多,哪儿是单位和住宅。

◆想办法甩开坏人。你可以迅速跑开,但必须向附近的单位跑,或向有行人、有人群的地方跑。如果是夜晚,要向附近住户、商店、超市等人多的地方走去,或停下来打电话与亲友联系,情况紧急要立刻拨打110报警。

◆如果实在来不及跑开,或前路不通,你可以迅速观察周围的情况,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作为武器,或有利自己的位置站定,与坏人正面相视,厉声喝问对方,用自己的正气压住对方,再争取时间想其他办法逃脱。最直接的方法是立即大声呼喊,引来附近的人。

◆在发觉有人跟踪的时候,就要考虑浑身上下哪些东西可以作为反击的武器,并且把武器握在手里以备不测。被坏人缠住反击的时候,以下的方法能起到一招制敌的效果:用雨伞猛刺对方的要害部位;用梳子带齿的一边在对方的鼻子底下横切;把指甲刀、发夹、安全别针或圆珠笔捏在手心里,每件东西的尖端都要从指缝间露出来,用来攻击;将粉底盒中的粉或者发胶水喷到对方的眼睛里;硬币夹在手指间,握紧拳头;用手抓紧背包的皮带,随时准备抡起一击。

◆被跟踪的人从后面抱住时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人用胳膊扼住了喉咙,如果对方用右胳膊扼住了,他的右脚可能朝向前,而且就在你的脚下(反过来也一样),你可以用脚跟狠劲踩他的脚背;第二种情况是有人用手指在后面掐住了你,你可以抓住任何一根手指,猛地向后拗,然后将其手从头侧甩开。

女子晚上独自外出时的注意事项

在夜行时或者在偏僻的地方,单身妇女如果发现有人跟踪,通常情况下会惊慌失措。其实,如果平时掌握了必要的防身知识,在那种情况下可以起到镇定情绪、预防伤害的作用。

◆尽量避免夜晚出门活动,夜间活动要尽早回家,可随身带上一两件护身物品(哨子、小型的警报器或喷雾器等)。

◆夜间外出尽量不要带包,东西比较多就拎个塑料袋或纸袋子。如果必须要带一些贵重物品,如笔记本电脑,就尽量打车。

◆避免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行走;独走偏僻之地一定要注意避开结伙接近的可疑人员;路边的围观尽量不要参与,那人也许是引诱作案对象的陷阱。

◆手机不要挂在腰上,尽量不要边走路边打手机。

◆去不熟悉的地方尽量自己找或问警察,切忌让陌生人带路。

◆尽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有陌生人主动凑近和你搭话应立即避开,保持一定距离;如果感觉异常应马上屏住呼吸,逃离现场。

◆不要把所有银行卡都带在身上,紧急情况在有把握的前提下抛弃或毁掉银行卡,但要注意千万不能被坏人发觉,否则极有可能招致更大的伤害。

◆夜晚一定要避免单独与陌生人同乘一部电梯,可以让陌生人先乘,自己在电梯大堂等候。如果陌生人是后进入电梯的,可以用手机与家人联系,并大声告知到电梯门口来接,以警告对方,还可以站到电梯的控制键旁,对方一有举动就按响警铃,或把所有楼层的按钮都按一遍,这样每到一层电梯停一次,获救机会就大大增加。

溺水时如何逃生

◆自己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附近又无人救助时,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拚命挣扎,这样只能使体力过早耗尽、身体更快地下沉。正确的自救方法是: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踢掉鞋,然后放松肢体等待浮出水面。因为肺脏就像一个大气囊,屏气后人的比重比水轻,所以人体在水中经过一段下落后会自动上浮。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应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只要不胡乱挣扎,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你的口鼻将最先浮出水面可进行呼吸和呼救。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

◆只要能维持口鼻略浮出水面能进行呼吸和呼救就可以了,以平静的心态等待救援者到来。

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将头伸出水面是不可能的,这种必然失败的做法将使落水者更加紧张和被动,从而使自救功亏一篑。

当救助者出现时,落水者只要理智还存在,绝不可惊慌失措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一定要听从救助者的指挥,让他带着你游上岸。否则不仅自己不能获救,反而会危及救助者的性命。

◆会游泳的人发生溺水现象多因遇到了意外,手足抽筋是最常见的。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冷或长时间游泳过于疲劳所致。小腿抽筋时会感到小腿肚子突然发生痉挛性疼痛,此时可改用仰泳体位,先用单手抓住患侧的大拇趾向背屈方向牵拉,然后按捏患侧腿肚子,即可缓解。若手腕部肌肉痉挛,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另一只手辅以按捏即可。

经过长时间游泳自觉体力不支时,可改为仰泳,用手足轻轻划水即可使口鼻轻松浮于水面之上,调整呼吸、全身放松,稍作休息后游向岸边或浮于水面等待救援。心慌意乱造成周身肌肉的紧张、体力过早耗尽更易发生溺水。

在湖泊之中游泳时,由于对水情不熟一旦发生水草缠足的情况,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下,迅速将缠足的水草解脱,然后循来路退回,不可继续深入。

在江河之中游泳,有时会遇到巨大的漩涡,此时应以最快的速度沿其切线方向游离漩涡中心,而千万不能采取直立踩水姿势以防被强大的漩涡吸入水下。万一被卷入水下,也应在入水前深吸一口气争取以潜泳在水下奋力一拼,此时顽强的救生意识是人获救的唯一希望。

触电后如何逃生

如果一旦发生触电,附近又无人救援,此时务必要镇静。在触电后的最初几秒内,人的意识不会完全

丧失,触电者可用另一只手抓住电线绝缘处,把电线拉出,摆脱触电状态;如果触电时电线或电器固定在墙上,可用脚猛蹬墙壁,同时身体往后倒,借助身体重量甩开电源。此时,旁边若有救助者赶来,救援的人绝不能用手去拉触电者,这样不仅使触电者再次充当导体增加了电流的损伤度,而且会使救助者自身的安全也受到电击的威胁。

对触电者的急救

发生触电时,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此前不能触摸受伤者,否则会造成更多的人触电。如果一时不能切断电源,救助者应穿上胶鞋或站在干的木板凳子上,双手戴上厚的塑胶手套,用干的木棍、扁担、竹竿等不导电的物体,挑开受伤者身上的电线,尽快将受伤者与电源隔离。

50~60赫兹的110-220伏交流电,对心脏有很强的损伤作用。心室纤颤是触电死亡的主要原因。当电流量接触身体达到18~22毫安时,会导致呼吸肌不能随意收缩,致使呼吸停止,发生严重窒息。触电电源与皮肤接触的部位主要表现为烧伤。由于触电时肢体肌肉强烈收缩,还可发生骨折或关节脱位;电击伤也可引起内脏损伤或破裂。

最易发生触电的几种情况

◆架设供电线路不合规格。如临时急用线路架设过低;电力线与电话线共用一根线杆,长时间绕在一起,刮风下雨人接电话而触电。

◆用电设备损坏或不合规格。如日常照明用的电灯开关、灯头损坏,插座盖破损,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不检修,铁壳上不装地线等。

◆电源进线、临时线路、电力设备不装单独的开关和保险线,因而不能在发生事故后立即切断电源。

◆不遵照安全规程。如检修安装电灯、电器不拉断开关和闸盒;抢救触电者时,不用绝缘材料去挑开电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