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告别寒冷,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然而,春天又是一个疾病易发和传染的季节。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里,身体疲劳、头疼脑热是很常见的,鼻炎、流感、肺炎、麻疹、手足口病等疾病也较为多发。有人因此把春季戏称为“多病之春”。
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天气多变忽冷忽热,若不注意卫生保健,很容易患上流行疾病。抵抗力弱的人群,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攻击。其实这些常见病是可以预防的,下面介绍一些春季常见病及其自我预防的方法。
1.手足口病
这种疾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其实,只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不必对此过度紧张。
自我预防:
①要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
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
③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④托幼机构等儿童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
2.上呼吸道感染
一年四季都会遭遇呼吸道感染,但春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多发时节。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
自我预防:
①多吃水果:食梨、甘蔗、萝卜、草莓、紫葡萄等深色水果,它们富含抗氧化剂,可以对抗造成免疫细胞破坏和免疫功能降低的自由基。
②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它们有抗感染功效,并可减轻呼吸道充血和水肿。
③增加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可以使血液中白细胞介素增多,进而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消灭病原体,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目的。
④保证充足睡眠:人在睡眠时,机体其他脏器处于休眠状态,而免疫系统处于活跃状态,白血球增多、肝脏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消灭。
3.过敏性皮炎
春季对于敏感体质的人来说是个难熬的季节,麻烦可能出现在皮肤上,尤以脸部较常见。春天风大,空气中浮尘很多,飞扬着柳絮、花粉等容易引起过敏的因子,很容易使皮肤过敏。很多人还会感觉皮肤发干,而且用完护肤品后,皮肤会呈现干燥红肿现象。
自我预防:
①蒸脸:将沸水倒入大口碗,把脸置于其上约15分钟,或更简单,仅需将热毛巾盖在面部或长点时间的热水浴,都有助于治疗过敏性皮炎。
②减少瘙痒:喝冰糖银耳汤,对皮肤有良好的滋养效用。
③加强皮肤养护,远离过敏。尤其是本身是过敏体质的人,更要加以注意。
④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饮酒,多食蔬菜和水果。
4.皮肤病
春季,患有各种皮肤病患者明显增多。像病毒性皮肤病,主要是水痘、风疹等。此外,由蚊虫叮咬等原因所致的丘疹性荨麻疹以及接触性或吸入性过敏所致的皮炎也比较常见。
自我预防:
①通风:要保证宿舍和办公环境的通风,少去或不去人多群聚的地方,多喝水,多休息。
②保持身体干燥:预防体癣、股癣等真菌性皮肤病须保持皮肤干燥、卫生,如洗澡、洗脚后一定要把水分擦干,远离湿热环境。
③合理饮食:少量或禁食鱼、虾、蟹、羊等腥发之物,鸡、鸭、鹅等禽类食物以及葱、姜、蒜、辣椒、芫荽、酒类等刺激食物或油炸等难以消化的食物。
④注意皮肤清洁:避免蚊虫叮咬,尽量少到不洁的水域或草丛中游玩。
5.传染性疾病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又叫流感,是因流感病毒造成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春季传染病中传染率最高的。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以空气飞沫为主要途径,因此在人群中感染的几率较高。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叫流脑,传染性较强。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脑传染性较强,只要是带菌者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儿童最容易感染。流脑发病初期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现象级易被错判为感冒。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患病后就具有持久的免疫力,二次复发极为少见。麻疹是也是通过病人的呼吸道飞沫来传染的。该病症0.5岁至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对于又打过麻疹疫苗者且未得过麻疹的人具有传染性。
(4)水痘
水痘是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疾病,水痘的表现是发热,并出现红色斑丘疹。该病症的传染的媒介有空气、水、饮食、接触、生物媒介等。
预防方法:
(1)接种疫苗,免受感染:
对于年幼的儿童或者抵抗力差的人,可以到妇幼保健所或者是当地疾控中心接种某些疫苗,使身体产生病毒抗体,避免病毒感染。
(2)开窗通风,远离人员密集区:
春天里要注意空气来流通,可以通过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对于教室、会议室等人员聚集的场合尤其要注意。此外不要到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3)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
通过合理膳食,增加营养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糖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食品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并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
(4)加强锻炼,提高体质:
除了通过饮食调理补充营养外,也要加强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可以到郊外、户外慢跑、做操、打拳等,呼吸新鲜空气、筋骨舒展、强身健体。当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休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千万不要过度疲劳,以免免疫能力下降,适得其反。
(5)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用洗手液和流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不干净的毛巾擦手),不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吃不清洁的食物,不生吃海鲜肉类食品;一旦出现发热等病症及时就医。
(6)适当消毒,远离传染源:
避免接触传染病人,不去传染病流行的地区;如果要去到医院则最好戴上口罩,回家后要及时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对于家中有已感染的病人则要对其用过的物品及房间进行消毒,如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在日光下晾晒衣被通过紫外线进行杀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