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总结:投资评估法主要有哪些?它有什么作用?
2022-12-25  

经济学总结:投资评估法主要有哪些?它有什么作用?下面予以详细介绍。

投资评估法:要想判断一项事业是否值得投资,必须评估该事业能够为资金的提供者带来多少“价值”。这里所说的价值就是现金流。能够给资金提供者带来多少现金流,就是该事业的价值。我们以现金额已经计算得出为前提进行讨论,通过将现金额与投资额进行比较来评估该事业是否值得投资。评估方法主要有三个。接下来笔者将配合案例进行讲解。假设项目有A、B两个方案。两个方案的投资额都是4300万日元,但现金流有所不同。在A方案中,估计每年会产生1100万日元的现金流。而在B方案中,估计第一年至第五年分别会产生500万日元、900万日元、1300万日元、1800万日元、2300万日元的现金流。企业没有富余资金来同时实施两个方案,那么到底应该选择哪个方案呢?

(一)回收期间法。首先利用回收期间法来进行一下分析。回收期间法就是根据回收投资的期间来进行评估。初期投资支付了4300万日元,以后每年都能从事业中获得现金流。回收期间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以初期投资额为负值,然后加上每年的现金流,找出负值变成正值的时间即可。比如对A方案来说,在第三年的时候是-4300+1100+1100=-1000(万日元),这时还没有收回投资,但到了第四年就变成正值。如果B方案也按照相同方法计算的话,和A方案一样在第四年出现正值。也就是说,如果使用回收期间法来计算的话,选择两个方案中的哪一个都是可以的,因为两个方案回收投资资金所需的时间都是三年。如果其中某一个方案的资金回收期更短的话,就应该选择短的一方。

(二)NPV法。NPV法也被称为净现值法,是指将投资产生的现金流的现在价值和初期投资额进行比较,根据现在价值是否超过初期投资额来进行评估。投资产生的现金流,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算出现在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关键在于用什么作为折扣率。基本上可以用“出资者对该项目期待收益率”(期望收益率、期望投资回报、最低资本回报率)作为折扣率。比如,某企业希望通过新事业获得相当于投资额15%的回报,那折扣率就设定为15%。关于计算折扣率的具体方法,笔者将在后文中为大家详细说明。

现在价值:在经营学领域,今天的1000日元和一年后的1000日元相比,今天的1000日元价值更高。因为将今天的1000日元存入银行,一年后取出来是本金1000日元加一年的利息。而且一年后的1000日元是否能够真的拿到手很难说,但现在的1000日元毫无疑问是会到手的。所以,假如年利率是5%的话,今天的1000日元相当于一年后的1050日元。反之,如果将一年后的1000日元换算成现在的价值,大概是952日元。换个角度来看的话,就相当于把952日元以5%的利率进行理财,就会变为1000日元。952日元是现在价值,5%就是折扣率,1000日元就是将来价值。即便同样是1000日元,如果是在两年或者三年后到手,或者折扣率有所不同的话,现在价值也会发生变化。

如果以7%的折扣率在3年后获得1000日元的话,这1000日元的现在价值就是816日元。接下来我们仍然以A方案和B方案为例进行思考。因为至少也要获得10%的资金回报,所以将折扣率设为10%。正如笔者在开头部分讲的那样,NPV法主要是看现金流的现在价值总和与初期投资额之间的差额。在A方案中,第一年以后的现金流的现在价值总和就是4170万日元,从中减去初期投资额4300万日元,答案是-130万日元。也就是说,NPV是负值。这意味着不能够收回投资资金(另外,如果是Excel表格的话,即便计算各年度的现在价值,也可以使用直接NPV这个参数进行计算)。

不过,如果这个项目五年也没有结束,五年后也可能继续产生现金的话,因产生现金的额度不同NPV也会发生变化。另外,即便项目在第五年结束,但有可能得到设备销售的收入,NPV也会发生变化,甚至有可能变成正值。但在这个案例中,假定没有这种可能性,也就意味着A方案的NPV是负值,不值得投资。在B方案中,NPV是正值。因此,B方案的回报大于初期投资,有投资价值。

(三)IRR法。接下来看一下IRR法(内部收益率法)。IRR指的是让净现值为零的折扣率。这个数值越高,投资的收益率越高。在计算IRR时可以使用以下的公式。以前多采用试错法,将各种数值带入上述公式的IRR中,直到等式成立,但近年来常用电子表格程序的IRR函数。那么,A方案和B方案的IRR分别是多少呢?经过计算得知A方案的IRR为9%,B方案的IRR为14%。因此,可以判断B方案更有魅力。本来公司期待的投资回报率就在10%以上,所以A方案也没能满足这一条件。如果期待收益率为15%的话,那么连B方案也没有达到收益率要求。这两个方案就都不值得实施了。

(四)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经过上述投资判断方法的计算,得出的结果是选择B方案,但并不是说经由多数表决做出的选择就是最好的,应该充分理解各个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1.回收期间法。这个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只需通过简单的加法计算就能做出判断,另一个优点是可以作为判断投资风险的基准。在得到与投资额相等的现金流之前,资金都会被冻结在投资上。如果资金是通过银行贷款筹措来的,只有赚到与贷款额相同的现金流才能归还贷款。因此,回收期间越长项目的魅力就越低。A方案和B方案因为回收期间相同,从资金的流动性上来看,风险是基本相同的。回收期间法的缺点在于完全没有净现值这个概念。

在A方案中,每年会产生1100万日元的现金流,但是第五年的1100万日元比第一年的1100万日元的现在价值小。但在回收期间法中,这两者被看作是同样的价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计算出现金流的现在价值,然后使用这一数值来计算回收期间(折现回收期间法)。根据这种方法可以得出A方案即便过了五年也不能收回投资资金,B方案在第五年可以收回投资资金的结果。回收期间法的另一个缺点是完全忽视了回收初期投资之后的现金流。不管在回收投资之后能够得到庞大的现金流还是几乎得不到现金流,回收期间可能都是一样的。因此,在将回收期间法作为评估投资的基准时,最好把其作为一个辅助性的指标来使用。

2.NPV法。NPV法没有回收期间法和IRR法那样明显的缺陷。事实上,学术界也常常将NPV法作为评估投资的标准。但是,在使用NPV法的时候有一点必须特别留意,那就是折扣率。在评估A方案和B方案时,将折扣率定为10%。假如这个数字是15%的话,各年度的现金流的现在价值就会发生变化。结果,B方案的NPV也会变成负数。如果折扣率是5%的话,现在价值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使用NPV法的时候,设定“合适的折扣率”非常重要。

3.IRR法。IRR法是个很容易使用的指标。不但不用考虑折扣率,还可以用“A方案的IRR是9%,B方案的IRR是14%”来更加直观地进行说明。事实上,像商社和金融机构等经常“根据比率做判断”的组织,经常将IRR作为评估投资的基准。但IRR法也有缺点。IRR法的前提是将现金流按照IRR的数值进行再投资。比如在B方案中,第二年产生出900万日元的现金流。为了实现IRR14%这个目标,必须一直以14%的收益率来运用这900万日元,直到第五年。但实际上有时会把这900万日元以年利率5%左右的利息存到银行,还有可能投资到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中。也就是说,未必所有的现金流都会按照与IRR相同的利率进行再投资。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MIRR(内部修正收益率)。这是以更现实的利率,对从项目中得到的现金流进行再投资为前提计算收益率的方法。修正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如下:让我们以B方案为基础进行一下思考。PV成本和初期投资额相同,都是4300万日元,TV的计算方法如下。假设将从项目中获得的现金流全部以10%的年利率再投资到项目中,那么第一年从项目中得到的500万日元现金流在项目结束时的第五年会变为732万日元(500×1.1×1.1×1.1×1.1=732)。同样第二年的现金流在第五年会变为1198万日元,第三年的现金流会变为1573万日元,第四年的现金流会变为1980万日元。将这几年的现金流和第五年的现金流加起来就是7783万日元,这就是B方案的TV。修正内部收益率就是TV和PV成本相等时的折扣率。

搞清楚各个评估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修正方法之后,只要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合适的指标就可以了。如果读者有投资的决定权,可以利用所有的指标进行计算,然后做出综合的判断即可。如果需要向不太懂数字而且也没多少时间的上司进行说明,使用IRR和MIRR等收益率相关的基准更能够说服对方。如果想准确地说明“能赚多少钱”,可以选择包括现金流金额和折扣率在内的NPV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