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今年的秋老虎并不可怕,倒是感觉早晨和黄昏很早就凉了起来,常有被低气温打个措手不及之感。对于秋季的早晚温差都是很措手不及的,那么,今天就和大家说说秋季养生的原则是什么?具体哪些部位应该保暖呢?
养生原则
1.多补水赶走秋季干燥
秋季对于中医养生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季节。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人的津液容易损伤,所以秋季最重要的当数充足补水。这个补水应该是全方位的,既有正常的喝水,也有皮肤的保湿,总之从头到脚,尽量让身体感觉润泽舒服。
2.吃蔬果帮助滋阴润肺
与今年夏季雨水丰沛反差较大的是,此时正应“一场秋雨一场寒”,不过秋雨却并不多,空气中的湿度很小,这时更应对秋燥重点防范。除饮水充足,饮食方面有哪些还能帮助防秋躁呢?中医来讲,秋季重点养肺,而白色入肺,因此,这段时间常吃藕、百合、白萝卜、鲜山药、银耳、白果、梨、莲子、荸荠等清补柔润的“白色蔬果”,都可以起到清热生津、滋阴润肺的作用,让人从内到外都润起来不再燥。
部位
1.脖子
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 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2.腹部
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 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
3.肚脐
初秋的天气,早晚凉,白天暖,有的市民特别是爱美的女性市民,不注意肚脐的保暖。虽然白天不觉得,但是到了夜间,寒凉之气容易通过肚脐侵袭到人体内部,首当其冲被刺激的就是肠部,容易引发寒性腹泻 。有些市民虽然晚上也注意盖被子,但是有喜欢蹬被子的坏习惯,所以建议最好换上睡衣更保险。
4.双脚
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脚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以上就是相关的介绍,相信大家通过上述的内容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希望大家在上述介绍中可以注意相关的问题,这些都是大家在日常生活经常不注意的。尽管秋季对于大家来说,温度是比较低的,但是也还是会有很多的情况需要大家好好的预防的。今天就和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