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甲状腺能不能吃海带?
2022-12-02  

乳腺增生、甲状腺与海带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呢?似乎这样一味简单的蔬菜却有着“重于泰山般”的使命。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与“海带”有关的话题,来探索一下“海带的使命”究竟在哪里?

疾病、碘与海带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在我眼里这说的就是海带啊。原本好好的一味中药,只因给它贴上了“富碘”的标签,从此关于能否食用海带便出现诸多不同的观点。

● 在中医眼中,海带性寒、味咸,归肝、肾经,是一味消痰软坚,利水消肿的良药,更是治疗瘿瘤、瘰疬的常用药物。

● 在西医眼中,海带是一味富碘食物,而甲状腺问题与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放射性I131可以治疗甲亢,食用过量的碘还会出现碘致甲亢,所以用双刃剑来形容它,真的是再恰当不过了。

甲状腺问题大体可分为五大类: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或肿瘤),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这五大类疾病发生与进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甲状腺滤泡细胞和甲状腺激素。

碘在甲状腺滤泡细胞内合成甲状腺激素,是维持甲状腺激素平衡的重要原料之一,碘缺乏就会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脖子病”。还有影响儿童发育的呆小症,也是碘不足导致的,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日碘摄入量为100~299微克(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3: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现今的产检项目中也加入了甲状腺功能的筛查,我国也从1995年起,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的举措。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种错觉,会认为既然“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可以防止甲状腺肿和呆小症的发生,那我们就多吃些海带就好了。”如果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如此简单,那么医生也会轻松很多。而事实上,碘过量摄取也会导致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癌等疾病的发生。

这种高碘抑制现象的出现也就导致了中西医在治疗甲状腺问题时对于海带使用上的分歧。

因人制宜、因地制宜

那接下来就是大家想知道的问题答案了:“能不能吃海带?”

我认为可以吃,但更好的办法是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情况辨证着吃。

乳腺增生

为什么在大家眼里,脸上起痘、肤色不佳、月经不调、甲亢、甲减、呆小症、糖尿病都要去找内分泌科医生呢?好像在大家眼中大多数疾病都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那您知道“内分泌失调”在医生眼里是什么意思吗?

打个比方来说吧,我们身体中的内分泌系统就好像一个巨型车库,要想这个车库可以井井有条的完成工作,就需要一个聪明能干的调度员。一旦调度员出现了技术上失误就会出现部分空间内车辆拥堵,而另一部分空间内车位空余过多的情况。

内分泌这个车库系统一旦出了问题,就需要内分泌科医生的帮助了,他们可以借助外力与“调度员”沟通,使这个巨型车库的空间划分更加合理,恢复车库原有的秩序。

我们的身体中这套完备的系统,叫做“下丘脑——垂体——靶器官轴”,它协调着我们身体中激素水平的高低,比如生长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等等。而这些激素的失调反映在我们身体上面就是脸上起痘、肤色不佳、月经不调等问题。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以为我跑题了,明明小标题中要说的是乳腺增生能不能吃海带,怎么跑到内分泌系统呢?

当然不是香薷跑题了,是因为要回答乳腺增生的问题就需要知道乳腺增生是怎么来的,我始终认为告诉大家一个结果很容易,但更需要让大家知道出现这个结果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好了,先给出我的观点:乳腺增生可以愉快的吃海带。

乳腺增生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卵巢分泌功能紊乱,导致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最终造成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生长。

而海带中的碘可以刺激垂体,使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恢复卵巢的正常机能,纠正内分泌失调,消除乳腺增生的隐患。

从中医角度讲,这样的治疗结果就是“软坚散结”。中医使用海藻、昆布、海带等软坚散结的药物治疗瘿瘤、瘰疬等疾病由来已久,从西晋的葛洪到唐代的孙思邈,从宋代的《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到清代的《疡医大全》等大量的医学典籍中均有此类记载,也就是说海藻、昆布等药物的软坚散结之力是经过世世代代的中医实践验证过的结果,那我们为什么不用呢?

甲状腺问题

●排除需要做放射性碘131治疗的患者,内陆地区人群也是可以正常食用海带。

我们先从大家最关心的碘说起,看看食用了海带是不是就会带来碘过量的问题。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在食用盐中加入碘强化剂后,食用盐产品(碘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mg/kg~30mg/kg。”

我们以每日6克盐标准来换算一下,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碘盐摄取的碘在120~180微克之间,距离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碘摄入量为100~299微克还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而且碘盐中的碘会受到烹饪方式及烹饪时间的影响。“经220℃干炒或油炸,碘损失量明显,在油炸3分钟后,碘含量减少25.0%;6分钟减少47.1%;12 分钟减少66.7%,受热时间的延长,碘损失量增加。”

所以,只要不是每日食用大量的海产品、海带,我们每日从食物中摄取的碘是不会超标的。

再说,海带有什么益处吗?

这个回答也是肯定的。

在今年初的网课学习中,有幸听到了一堂滕卫平教授的直播课“破甲成蝶”,滕教授那是教科书中甲状腺问题的编著者啊,能听到他的直播课真是受益匪浅。

滕教授引用了诸多国内外前沿文献来讲解碘与甲状腺问题的关系。明确指出“每周进食3次海鱼是甲状腺癌的保护因素。”普通人群,甲亢、甲减、甲状腺自身免疫性问题、甲状腺结节、甲癌等患者推荐的碘摄取量在100~299微克,也就是说可以正常食用海带。

海带上面附着的白色物质也是一种贵重的药用物质——甘露醇,在饮食中,适当的摄取此类物质还可以有效的缓解浮肿、神经衰弱等问题,海带中含有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藻胶,具有软化宿便的作用。

● 内陆地区的朋友们可以食用海带了,那沿海地区的人们呢?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饮食习惯也大相径庭,加上各地自然地理状况的不同都会对于碘摄入存在一定的影响,比如沿海地区和饮食习惯上以海产品为主的人群就需要注意了。

我们常说盐中的碘、食物中的碘,而大家往往容易忽略了一项——我们喝的水中也含有碘。“受水流方向的影响,地面碘含量随水流呈现出深山区<半山区<平原<沿海的趋势。”

也就是说,越靠近沿海地区,我们越容易摄取到碘,而且沿海地区的人们往往更加容易吃到海产品,这也是摄取食物碘的一个途径。

所以,给大家一个小建议,沿海地区、饮食习惯上以海产品为主的地区的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尽量选用低碘盐或者配合食用无碘盐。

这样的海带您还喜欢吗?

就让它化去您的坚硬,带走您的烦闷,给您留下一片柔软,

因为在柔软的地方一定会发生柔软的事情。